湖北日报武汉新闻中心记者 黄磊

黄磊在一线采访。
我自1月21日起,就放弃春节休假,一直坚守在防疫报道一线。新华医院、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、湖北省妇幼保健院、雷神山医院、火神山医院……近两个月以来,我采写疫情报道约230篇,足迹遍及武汉市多处医疗机构。
武汉国博捐献物资仓库由九州通接手后,运转效率如何?网约车、出租车保障车队进驻社区后,如何服务居民?疫情发生后,武汉是否出现了一些无疫情小区?他们为何能成为无疫情小区?针对市民关注的问题,我迅速对接相关政府部门,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探访,解答疑问。
《法国志愿者弗雷德战斗在武汉抗疫一线》、《跨越三省,皮罗综合症患儿从武汉转诊至南京》、《听障夫妻携手奋战在保供一线》……我通过各个渠道获知独家线索后,迅速展开采访,写出多篇独家新闻,引发新华社、央视等多家媒体关注和跟踪采访。

武汉作为防疫决胜之地,是否在小区封控管理、生活物资供应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?我以问题为导向,深入社区一线暗访,采写出《武昌新民主路社区——出入口管理较为松散》《武汉筑牢公租房小区“防护墙”》等监督稿件,有力督促了相关政府部门加强疫情期间封闭管控和生活物资供应。
为期近两个月的疫情报道中,最让我难忘的,是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,采访从武汉转诊至南京的皮罗综合症患儿“小刚”。这是一场特殊时期的生命大接力,面临诸多难题:如何跨越三省交通关卡?如何安全转运?这是一件由志愿者组织牵头,医院、政府部门联动完成的事情。众多爱心人士不求名、不求利,只为拯救幼小的生命,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。
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。疫情采访中,一个个志愿者、一个个医护人员以及一个个下沉干部都令人感动。正因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,在防疫一线奉献和付出,才让大多数武汉人能安心坚守家中。
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,但涓涓细流能汇成大海,点点星光会照亮银河。我所能做的,就是把这些普通武汉人的故事,记录下来、传递出去,告诉大家,武汉是个英雄的城市,武汉人民也是英雄的人民。